人們常說,“有困難,找警察”,但在丹鳳縣資峪鎮(zhèn)店子村下河組,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有難事,找安君”,村里人說的安君,不是村干部,也不是調解員,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村民。
今年65歲的劉安君是村里出了名的好人,他為人正直,善待鄰里,樂善好施。村里組上無論誰家有困難,有難事,只要有人找到他,他就積極幫忙,共同想辦法出主意,直到這件事妥善解決,矛盾消融化解為止。鄰居家老王家的小伙子愛上了張家的姑娘,兩人情投意合,相親相愛背地里私定終身。由于兩個年輕人事先沒有和張家父母溝通,張家父母堅決反對,眼看著這對年輕人就要因父母的反對而告吹,劉安君聽說后主動去老張家做思想工作,張家人口氣強硬,任他說得口干舌燥就是不松口。一次不行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四次,硬纏軟磨。經過兩年半16次的耐心勸導,最終,張家人被老劉的精神感動了,同意了這對年輕人的婚事。幾十年來,劉安君自己當紅娘和幫助青年男女圓夢,使16對青年男女踏上紅地毯,走進婚禮殿堂,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
2012年春節(jié)后,鄰村的老張驅車來找老劉,來請老劉幫忙調解鄰里間幾十年都沒有解決的難事。老張和他的幾戶鄰居都住在后村,要出村子就靠腳下那一尺寬毛路,別說是拉架子車、騎摩托,就是人走也是沒有安全感。一到夏秋兩季雨水流不出,泥濘遍地,后村的幾戶人家也沒有少和前村的人磕碰拌嘴鬧糾紛,打架吵嘴時有發(fā)生。村干部多次協(xié)調解決無效,老張聽說老劉好事又有能力,樂于幫人解決難纏事,受眾人之托就來找老劉出面幫忙協(xié)調。老張走后沒幾天,老劉就到前村挨家挨戶找人商量解決此事的辦法,通過多次與前村群眾溝通,終于找到解決的辦法,他通過地換地化解了后村7戶群眾幾十年來出門行路難問題。據不完全統(tǒng)計,幾十年來,劉安君幫助鄰里化解各類糾紛矛盾四五十次,因此上他被大伙稱作“村里的和事佬”。
不但愛管村里的“閑”事,劉安君經常救人于危難之中,從不考慮個人得失。2006年春末,天氣漸漸變熱,為了防止玉米被蟲蛀,鄰居石大嫂要將自家的玉米放進地窖,石大嫂找來兩個人幫忙窖玉米,誰知地窖深缺氧,不一會兒那兩人就因缺氧而休克,倒在地窖里了。石大嫂大聲呼救,老劉聞訊趕來,二話不說就下到地窖里,發(fā)現(xiàn)兩個人因缺氧衣衫被冷汗?jié)裢噶耍刮?。老劉先讓上面的人放下繩子,把繩子系在他們腰部,然后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這兩個人一個一個的連拉帶拽往上托。由于兩個人失去知覺,身體不受控制,小便灑在老劉的臉上身上,但他毫不計較。為了讓這兩個人盡快脫離生命危險,他和大家連忙給他們做人工呼吸,灌涼水,經過20多分鐘的緊張搶救,二人終于脫離了生命危險。
這些年,為了協(xié)調鄰里糾紛,為了幫助他人,劉安君沒少耽誤自家的事。別人都笑著說,又不給你發(fā)工資,別人的事你咋跑得恁快呢!老劉笑著套用他從電視上學來的新詞,現(xiàn)在提倡構建和諧社會哩,咱努力了,村里和諧了,多好啊! (劉春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