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時01分,南京街頭一家人為南京大屠殺遇難者默哀。本報記者 李嘉瑞 張驍攝
國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國旗降半旗致哀。
南京市民在江東門叢葬地紀念碑前獻上束束白菊花。
南京街頭,一位老人從公祭日宣傳海報前走過。
今天早晨,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紀念館邊的廣場上,一位志愿者正在給小朋友臉上貼上國旗。
北京抗戰(zhàn)館
萬人悼念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 筑成我們新的長城……”今天9時許,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內,“南京大屠殺死難30萬人”展區(qū)前,來自盧溝橋中學的學生們唱響了國歌,獻上菊花,為死難者默哀。
今天是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近萬市民來抗戰(zhàn)館自發(fā)祭奠抗日戰(zhàn)爭期間的死難者??箲?zhàn)館提前半個小時開館,一大早就迎來了絡繹不絕的參觀者。
抗戰(zhàn)館主展廳大門外,懸掛著黑底白字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橫幅,給肅穆的展館平添了一絲哀傷。白色和黃色的菊花,隨著參觀者在抗戰(zhàn)館中流動,許多參觀者都自發(fā)領取抗戰(zhàn)館提供的菊花,默默地獻上花,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不少團體參觀者在抗戰(zhàn)館中唱響國歌,而嘹亮的國歌也一次次沖擊著其他參觀者的心扉。
獻上手中的白菊花后,來自盧溝橋中學初一(4)班的耿芳敏仔細地觀看著關于南京大屠殺內容的展覽?!靶W時我在電視上看到關于南京大屠殺的紀錄片,當時心情很悲哀,總想多了解一些。”耿芳敏說,“強大安定的祖國才能庇佑人民美好幸福的生活,我們學生就應該不忘國恥,努力向上奮發(fā)學習,將來讓我們的祖國更強大。”
抗戰(zhàn)期間
北京1.7萬人傷亡
昨天,北京市委黨史研究室首次公布《抗日戰(zhàn)爭時期北京人口傷亡和財產損失調研報告》。據悉,本次調查的時間,以1937年7月7日抗戰(zhàn)全面爆發(fā)到1945年8月15日抗戰(zhàn)勝利的8年為主。報告顯示,抗日戰(zhàn)爭期間,北京平民傷亡17045人,居民損失53億元法幣,金融礦產遭大肆掠奪,數十公里長城被損毀,故宮被掠奪文物2953箱。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文獻集成》首發(fā)
昨天下午,《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文獻集成》在國家圖書館首發(fā)。
《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據文獻集成》包括檢方和辯方提交而又被法庭采納的證據,即法庭證據。本次出版的為日文部分,共約3萬頁,按法庭證據的編號順序排列,精裝50冊,充分證明了日本在二戰(zhàn)歷史上對中國乃至亞太地區(qū)人民所犯下的種種殘虐罪行,成為揭露日本侵略罪行的鐵證。(記者 孫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