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蘇州9月30日電 題:從鄭和下西洋起錨地到“長江第一港” 古今引航員見證太倉港發(fā)展
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你看,那就是鄭和雕像和當時寶船的復制品。600多年前,偉大航海家鄭和從太倉港,也就是古代所稱的‘劉家港’起錨下西洋。那時已有類似引航員,喚作‘火長’。600多年后,太倉港變成了長江外貿第一大港、長江汽車出口第一大港,很多大船進進出出,爸爸就是為大船引航的?!比涨?,在江蘇省太倉鄭和公園,長江引航中心太倉引航站(以下簡稱“太倉引航站”)一級引航員張廣宇向其兒子講解航海知識。
從鄭和七下西洋起錨地、“六國碼頭”“天下第一碼頭”,到中國第一個實現(xiàn)跨省通關一體化的港口、“長江第一港”。2024年,太倉港集裝箱吞吐量超800萬標箱,連續(xù)16年居長江流域第一。太倉港成為中國最大的內河港口、長江沿線最大的外貿港口,以及長江沿線航線數(shù)量最多、密度最大、覆蓋最廣的港口之一,基本建成江海聯(lián)運中轉樞紐港、中近洋和內貿集裝箱干線港、遠洋集裝箱喂給港,正打造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北翼。
日前,大型汽車滾裝船靠泊在太倉港,等待長江引航員登輪為其引航。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攝過去,制造業(yè)大省江蘇的服裝、家具、家電“老三樣”走俏海外。如今,很多“江蘇造”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產品“新三樣”從太倉揚帆出海。2024年,太倉港“新三樣”出口465.8億元、整車出口48.4萬輛,分別增長47.4%、18.9%。今年1月至8月,太倉港汽車出口突破50萬輛,中國每10輛出口汽車里就有1輛是從這里啟程出海的。
多年來,長江引航員見證了太倉港的發(fā)展變化。在長江干線最大汽車滾裝碼頭——海通(太倉)汽車碼頭,太倉引航站副站長金校向中新網記者介紹,2024年,太倉引航站共引領中外船舶8657艘次、較2023年實現(xiàn)增長,引航船舶總噸2.5億噸、較2023年增長7.1%。今年1至8月,太倉引航站共引領中外船舶6044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3%,其中引航的滾裝船艘次數(shù)量同比激增238%。
日前,長江引航中心太倉引航站一級引航員張廣宇在引領大型汽車滾裝船從太倉港離泊。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攝“很多‘新三樣’都是由滾裝船‘帶貨’出口。進出長江的滾裝船數(shù)量猛增,對引航工作也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弊鳛椤翱梢介L江中所有船型”的一級引航員,張廣宇打比方說:“輪船構造中,并沒有傳統(tǒng)意義的剎車系統(tǒng)。引航滾裝船等大船在長江里游走非常費勁,有點像在鬧市區(qū)的街頭巷尾——公共汽車、小轎車、電瓶車、路人不斷穿梭的復雜路段,操控一輛重載的、沒有剎車裝置的大貨車。”
張廣宇解釋,滾裝船造型方正,船舶尺度大,施工面積大,受風影響大。由于滾裝船右舷設置了新能源車上下船專用通道,所以一般只能在船舶右舷進行裝卸貨作業(yè)。為此,在引領滾裝船靠泊時,通常需引領其穿越下行水道,先完成180度掉頭的動作,作業(yè)窗口期非常短,且需要拖輪協(xié)助。
日前,長江引航中心太倉引航站的多名引航員相互配合,引領大型汽車滾裝船從太倉港離泊。中新網記者 朱曉穎 攝金校在受訪時介紹,為順應太倉港新的發(fā)展趨勢,太倉引航站近年來對汽車滾裝船實行優(yōu)先受理、優(yōu)先安排、優(yōu)先引領、優(yōu)先服務,圍繞“一企一策”“一船一策”,保障“新三樣”運載船舶的大進大出、直靠直離,為太倉港“新三樣”產品出口提供保障,助力沿江經濟和長江航運高質量發(fā)展。
太倉引航站一級引航員劉共明原本是一名內河拖輪船隊的船長。隨著船舶大型化、智能化趨勢日益凸顯,運量少、效率低的內河拖輪船隊逐漸被市場淘汰,劉共明自2007年進入引航站工作,成為一名引航員。“18年來,我引航過游船、客船、散貨船、滾裝船等,幾乎涵蓋了長江上所有類型的船舶,親歷了太倉港從小到大的成長過程,見證了長江航運繁榮發(fā)展的歷程?!?/p>
“當下,綠色航運產業(yè)的發(fā)展正推動長江經濟帶實現(xiàn)綠色轉型。”劉共明觀察到,在長江航運線上,已有萬噸級純電動運輸船開工、純電動清漂轉運船下水,還有世界上動力電池容量最大的新能源純電動船舶投入運行。未來,純電動船或常態(tài)化出現(xiàn)在長江,“長江第一港”的引航員或將有一天為純電動船保駕護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