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中國目前的局面令人擔憂。但許多經濟學家表示,沒有理由感到恐慌。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8月26日以《莫慌!中國有問題,但不是危機》為題報道稱,中國目前的局面令人擔憂。但許多經濟學家表示,沒有理由感到恐慌。
報道稱,確實,股市的表現非常難看。上證指數已從6月中旬的峰值暴跌超過40%。盡管北京下了很大力氣阻止股市下跌,但似乎都是徒勞的。
但需要指出的是,股市在最近的暴跌之前,經歷了長時間的牛市行情。相比去年同期,上證指數仍上漲了約35%。
報道稱,真正重要的是,中國股市對國家經濟幾乎沒有影響。
英國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亞洲首席經濟學家馬克·威廉斯說:“投資者對中國經濟風險的反應過度了。股市泡沫的破滅幾乎不能告訴我們關于中國經濟狀況的任何信息?!?/p>
幾乎所有關于全球股市拋售的文章都提到了投資者對中國作為市場恐慌主要推手的擔憂。近些天來,重點已從中國股市的混亂,轉變?yōu)閷χ袊洕】刀鹊膿鷳n。
一些人引用兩方面的數據作為增長進一步放緩的證據:近幾個月中國的出口表現令人失望,而初步統(tǒng)計顯示,8月份的制造業(yè)活動創(chuàng)下77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但其他指標要好得多。工資增長強勁,消費也是如此。威廉斯說:“近期數據要比新聞標題顯示的樣子要好,經濟大體上看起來仍很強勁。”
再回頭想想:專家們很長時間以來就已經知道中國增長會放緩。事實上,由于中國實施改革,讓經濟擺脫依賴修建公路、鐵路和房屋以促進增長的模式,轉而通過消費驅動經濟,中國經濟不得不放緩。
報道稱,現在的情況正是如此。中國今年的增長目標是7%——前6個月順利達標。7%與中國常年保持的10%左右的GDP增幅相距甚遠。但7%的增幅足以維持就業(yè)水平。
報道稱,一些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的GDP數據有誤,這話有道理。懷疑論者把目光轉向間接衡量數據來評判中國經濟的健康度。他們著眼于發(fā)電量、貨運量和港口貨物量。這些指標顯示,經濟增幅為4%到5%,大大低于官方的GDP數據。
然而,關鍵是這些數據大體上仍是穩(wěn)定的。凱投國際宏觀經濟咨詢公司的中國指數顯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中國經濟出現了重大衰退。
該公司26日表示:“近期數據中沒有跡象表明經濟危機加深。隨著政治支持積聚力量,接下來幾個季度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仍然是增長反彈。
曾精準預測歐元區(qū)債務危機的哈佛大學教授肯尼思·羅戈夫說:“外部風險是,他們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危機,但我認為這不是核心情景?!?/p>
無需恐慌的另一個理由是:北京仍有大量促進增長的火力。
中國人民銀行最近選擇下調仍相對較高的利率。它還降低了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如有需要,它還可以進一步降息。北京還可以加快計劃中的基礎設施項目進程,或者推出額外的財政刺激措施。
匯豐銀行的經濟師說:“無論是貨幣還是財政方面,中國決策者仍然有充足的政策彈藥?!备鶕R豐銀行經濟師的預測,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將呈現溫和復蘇態(tài)勢,2015年的增幅將達到7.1%。
威廉斯說:“結果是我們將看到增長會很快復蘇?!?/p>
資料圖:這是上海港張華浜集裝箱碼頭。新華社記者陳飛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