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fā)商囤地太多很可能“砸手里”
首先,人口的拐點已到來。毛大慶表示,中國20到29歲的婚齡人口和15到64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比重都在下滑,而這意味著支撐房地產市場的主要購買力——首次置業(yè)、剛需和改善的人口正在大量減少。其次,城鎮(zhèn)化速度在下降?!半m說我國城市化率僅50%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很多年輕人已經在城市占用著城市的房子,而農村多剩下小孩和老人?!背擎?zhèn)化很難再有新的大高潮,對城市購房需求的增加影響也有限。并且“現在政府已有指標、隨時可以出讓的地,以現在的土地出讓的速度,還足夠賣兩年,政府已經不用再審批地了,很多城市還賣不掉?!?br />
房企探索突圍 搞旅游、做養(yǎng)老、轉型“包租公”
雖然社會總庫存形勢嚴峻,但并不意味著房子沒人要?!捌鋵嵑芏嗳诉€需要有房子住,比如農二代、工二代等流動人口進城,但他們不一定要在這些城市買房。這些房子怎么辦?可以把存量房拿出來租?!背酥猓瑸閼獙κ袌稣{整,房企自身也正在探索更多轉型之路。以萬科為例,在繼續(xù)探索住宅之余,消費體驗地產、產業(yè)地產也成為其涉足領域。不僅萬科,萬達、恒大、綠地等多家房地產標桿房企近期均有多元化轉型舉措,或轉型“服務商”、或涉足互聯(lián)網、或發(fā)力海外地產。毛大慶認為,在未來三五年之內,更多新物業(yè)將在房地產行業(yè)中派生,而房企也將在這個產業(yè)鏈上尋找各種各樣新的增長點。本刊記者馬妍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