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
40%的社保繳費費率是否偏高?
我國目前“五險”的繳費比例,企業(yè)為29.8%,個人為11%左右,合計超過個人工資的40%。
“社保支出占員工支出比例過高,讓企業(yè)交不起,員工不愿交,有些干脆就不交了。”武漢市餐飲協(xié)會會長、小藍鯨集團董事長劉國梁說,武漢市餐飲行業(yè)集體協(xié)商的普通職工工資為每月1500元,目前每個員工繳費800多元,超過員工工資的一半。
廣西柳州一家中介公司總經理洪先生說,當地目前社保最低繳費基數是2131.9元,高于本企業(yè)員工平均工資。
根據清華大學教授白重恩的測算,中國五項社會保險法定繳費之和相當于工資水平的40%,有的地區(qū)甚至達到50%;我國的社保繳費率在全球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約為“金磚四國”其他三國平均水平的2倍,是北歐五國的3倍,是G7國家的2.8倍,是東亞鄰國的4.6倍。
以社會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合理嗎?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教授庹國柱說,根據相關法規(guī),社保繳費基數根據社會平均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我國社會平均工資每年都在以較快速度增長,因此繳費基數增長是很自然的。”
對于“較快增長的平均工資”,不少人覺得沒有實際感受。那么用來確定繳費基數的社會平均工資是否反映勞動者真實的收入水平?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動關系系主任喬健說,原來社會平均工資主要是以城鎮(zhèn)職工作為對象來統(tǒng)計,但是現(xiàn)在的職工主體已經成為農民工。“這樣就造成很多人達不到社會平均工資,感覺自己被平均了。社會平均工資本身就是虛高,因為它跟很多東西掛鉤。”